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6日讯(记者 郭涛) 昨日,坐落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迎来正式启幕,标志着保时捷“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达成又一重要里程碑。这座全新的万平米研发中心,是保时捷在德国魏斯阿赫之外首个大规模海外研发基地,将极大提升其本土创新能力。

“中国正引领未来移动出行之道,包含电气化、数字化与新豪华理念等多个维度,”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博士(Oliver Blume)在启幕仪式上表示。“要应对这场深刻变革,远距离洞察难以精准把握本地趋势,必须扎根于此。我们将中国研发中心作为一个战略支柱,联结德国工程实力与中国数字未来,助力我们广泛学习、更快行动,并强化保时捷全球研发实力。”
中国研发中心是保时捷在华研发力量的战略性升级,它将既有的研发资源,包括保时捷中国技术部、保时捷工程和保时捷数字科技,整合为一个拥有更高自主权的综合实体。通过融合研发、采购与质量三大职能,该中心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敏捷性,回应中国客户期待。该中心现代化设施完备,拥有专业试制车间和人机交互实验室等,旨在吸引中国顶尖的工程与数字化人才,目前已拥有一支超过300名工程师的核心团队。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们对中国市场承诺的实质性深化,”保时捷中国总裁及首席执行官潘励驰(Alexander Pollich)表示。“我们致力于在此打造深度契合中国用户数字化生活与独特需求的智能解决方案,同时确保每一款产品都延续纯正的保时捷驾驶体验,恪守品牌一贯的工程品质与可靠性标准。”
中国研发中心目前全力聚焦为中国市场开发信息娱乐系统与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成员,负责车辆信息技术的夏恪涵(Sajjad Khan)表示,“通过中国研发中心,我们能直接融入中国快速发展的创新生态系统。得益于此,我们的研发周期显著提速,已从数年缩短至数月,进而使我们以更快速度、更精准地方式响应中国客户日益变化的需求。”

全新一代中国专属信息娱乐系统是“中国速度”下的首项重要成果,由本土团队主导开发,深度融合前沿科技与保时捷设计基因,计划于2026年中起搭载于多款保时捷车型。保时捷中国技术部副总裁李楠介绍道,“凭借简洁、动感且大胆的全新交互设计,新系统首次引入基于大语言模型的AI语音助手与3D车辆展示功能,并与中国主流数字生态深度集成,将保时捷独有的驾驶激情与乐趣延伸至数字化体验之中。”作为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的负责人,李楠直接向夏恪涵汇报,体现了本土研发的高效决策流程。
中国是保时捷重要的战略市场,为更好满足本土消费者的独特偏好和多元需求,保时捷不断加码在华研发。保时捷工程在中国市场已深耕30余载,2014年设立保时捷工程上海办公室,并于2022年拓展北京分支;2019年,保时捷中国成立数字化部门,之后于2021年初独立为数字科技公司;2022年,保时捷研发中国分支投入运营,进一步强化了对本土消费趋势的聚焦。

“中国研发中心根植于我们在中国多年的创新积累,它将成为魏斯阿赫研发中心的重要补充,作为一个全新的创新枢纽,充分汲取中国快速发展的科技生态优势,”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副主席兼成员,负责研发的施德纳(Michael Steiner)博士表示。“我们致力于将保时捷卓越的工程底蕴与中国的数字化优势相融合,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独一无二的跑车产品。”施德纳博士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