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汽车行业卷得太厉害,一些我们认为理所应当的标准,可能现在跟竞品相比已经变成了比较苛刻的条件,但这只是我们日常很平凡的一项工作。”一汽-大众质量保证总监张博的一席话,揭开了这家企业能够收获3000万份信赖的根本原因,那就是把“质量至上”刻进骨子里。
作为中德汽车合作共赢的典范企业,一汽-大众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里程碑时刻,这背后是3000万客户的信任,离不开坚实而强大的质量保障体系支撑,更离不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引领。
近期,“3000万信赖 出众向新 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活动在长春基地启动,来自全国的行业媒体和客户伙伴深入一汽-大众质量保证部门,共同探访这份辉煌成就背后最坚实的“品质护盾”。
全生命周期护航,把“质量至上”刻进骨子里
“从研发项目、供应商的质量、批量质量一直到售后质量,我们的职责一直贯穿整个商品诞生的过程、贯穿商品全生命周期。”张博的介绍,揭开了一汽-大众34年来始终坚守“质量至上”的底层逻辑。
在研发阶段,质保团队提前介入设计评审,从源头规避潜在质量风险;针对供应商,建立严格的准入与考核机制,确保每一个入厂零件都符合高标准;批量生产环节,关键工艺参数实时监控,不合格品零流出;售后端则通过客户反馈快速迭代改进,形成 “发现-分析-解决-优化”的质量闭环。
张博强调,“秉承着对卓越品质的不懈追求,质保部以极致的严苛标准为基石,深度融合智慧管理手段与全生命周期预防式质量管控,为客户打造安全可靠、舒适环保、精致智慧的商品,带来‘安心、省心、暖心、放心、舒心、悦心’的卓越体验。”
对于一汽-大众而言,安全是不可逾越的造车底线,更是质保部对于每一位客户的品质承诺。车身制造关键焊接参数 100% 实时采集,每一个焊点的强度与稳定性都经过精准把控;冲压单件与焊装总成需先后通过外观检验、三坐标测量、奥迪特评审等多重关卡,确保车身结构的高强度与一致性。在动力电池检测区,每一块电池需经历 436 项极限测试,创下中国市场0起火事故的卓越记录。
“质保部对零件实行‘全维度认可+显微镜式管理’模式,就像是拿着显微镜找茬。”张博表示,一汽-大众率先引入工业CT技术,对零部件质量的检测分辨率最高可达500纳米,约为头发直径的二百分之一,零部件内部再微小的瑕疵也无所遁形。
此外,质保部还对整车进行“极端工况验证”,将可靠品质写入商品基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极端环境测试,包括150℃高温存放1000小时、18个月暴晒试验等,模拟最强腐蚀与高温高湿环境,确保车辆耐久可靠。动态路试单个项目累计超10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49圈,覆盖全国多种气候与路况,充分验证车辆在真实使用中的稳定性。
张博还透露了一个细节,迈腾B9上市时间比预期推迟了三次,就是因为遇到了黑屏的质量问题。出现问题绝不允许上市,也不存在先把车卖出去后续在处理。“干质量就是一个良心活,我们不能只看自己的企业状态,还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打造全维度安全体系,数智化驱动品质跃迁
高品质不仅是耐造,更要让驾乘体验充满温度。在一汽-大众质保部,针对整车舒适力的检测项目多达80余项,从车门开关的阻尼感、方向盘转向的顺滑度,到按键的反馈力度,每一个日常接触的细节都经过反复调试。
在整车异响转毂实验室,质保部模拟5种不同路面,并在一汽-大众综合汽车试验场28种试验路段上进行100%全覆盖测试,结合高低温、干湿灰尘等极端气候道路测试,确保车辆在任何工况下都静谧平稳。
为守护“呼吸健康”,气味实验室里的“金鼻子”团队时刻待命,对车内300多种物质进行监测与评价,结合整车全面应用低散发环保材料,将 VOC 有害散发物质控制在国标限值 20% 以下。“不能让任何一个有害物质成为潜在的隐患,这是我们控制质量体系的底线。”张博强调。
步入数智化时代,一汽-大众的质量管控更添科技感。在26个大众康采恩A级认证测量间,行业顶尖设备实现全工艺、全链路尺寸的0.5mm级超精密匹配管控;标准光源间内,8种光照环境下的无色差检验,确保车身色彩均匀一致;奥迪特评审团队则以最挑剔客户的视角,用240分钟对整车1500多个检查点进行静态评审,再通过多路况动态测试,不放过任何细节瑕疵。
智能技术的融入让质量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智能整车电器台架可对300多项操作进行不间断疲劳与可靠性测试,结合动态测试实现上千种电器零部件的快速诊断;工厂与供应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关键参数,将不合格品消除在生产过程中;质量大数据平台则整合全链路数据,通过AI算法实现风险预测,推动质量管理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
凭借严苛的质量管控,一汽-大众获得中国新车质量研究(NCVQS)、中国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CACSI)等多个权威机构荣誉奖项。“CACSI是中国质量协会评价的结果,我们13款商品都获得了满意度调研第一。”张博表示,一汽-大众还获得了全国首家汽车行业AAA企业的质量荣誉,我们的管理体系也得到了中国质协的认可。
一汽-大众即将达成3000万辆,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以品质取胜的最佳实践。质保部作为质量守护者,其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持续创新的精神,不仅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中国汽车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宝贵经验。
面向未来,一汽-大众质保部将继续秉持“质量至上”的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高品质商品,在汽车产业变革的新时代,一汽-大众将继续以品质为基石,书写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中国经济网记者 姜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