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7月,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密集的人事调整浪潮。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9月17日,短短两个半月时间内,这一变动已波及一汽、广汽、东风、北汽、长安、采埃孚等多家车企及供应链企业,累计发生超40次重要人事变动,平均每2天就有一次关键岗位调整,频率之高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的席卷,叠加存量市场下的份额争夺,从上游供应商到主机厂再到终端经销商,整个产业链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为突破增长瓶颈,车企纷纷通过人事调整优化管理团队,以应对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市场化需求。
传统车企人事变动频现
在此期间,传统车企的人事调整力度最为迅猛。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东风汽车(600006)集团、中国长安汽车(000625)集团、比亚迪(002594)、奇瑞等多家国内传统车企均发生了人事变动,整体呈现出内部组织架构的重构与资源的深度整合的显著特征。其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与东风汽车集团的调整频次与幅度尤为突出。
自7月29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在重庆正式挂牌以来,便启动了覆盖旗下多个核心品牌的人事调整。
图片来源:辰致集团公众号
9月17日,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关于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调整的决定:陈伟同志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不再担任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党委副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9月5日,荣耀原中国区首席市场官姜海荣加入长安汽车,将出任深蓝汽车首席执行官;深蓝汽车原首席执行官邓承浩升任深蓝汽车董事长。
9月1日,长安汽车内部 “老将” 完成职责调整: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原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杨大勇分管长安引力和长安启源品牌,长安福特改由王孝飞分管。
据悉,杨大勇是长安汽车的“老将”,已任职近20年。杨大勇曾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副部长,商用车事业管理部部长、党支部书记,商用车事业部副总经理,品牌公关部部长、党支部书记,公司新闻发言人等职位。
此外,王孝飞同样也是长安汽车的“老将”,根据公开资料,曾任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产品营销总监,公司产品策划部副总经理,欧尚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8月22日,长安汽车发布《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决议公告》,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其中,长安汽车董事会同意聘任叶沛为长安汽车常务执行副总裁;聘任米梦冬为长安汽车副总裁,任期与长安汽车第九届董事会任期一致,叶沛不再担任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
更早之前的7月29日,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名单公布,具体构成如下: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非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谭本宏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贾立山、邓威、邓跃明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王锟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人选;蒲星川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提名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
图片来源:朱华荣微博
东风汽车集团的人事调整呈现出 “大范围、高职级” 特点,覆盖研发、子品牌及集团高层管理等多个领域。
9月15日,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宣布领导班子成员调整,原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现调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工会主席候选人;原东风猛士科技CEO曹东杰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推荐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此外,王彬彬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专务,不再担任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职务。
据悉,曹东杰曾在东风本田担任制造、品质、技术、采购等领域管理工作,后又在东风乘用车、东风猛士等板块担任重要职务。
东风本田表示,此次人事变动将进一步依托双方股东的资源优势,增强跨业务协同效应,持续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并继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助力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8月,东风进出口公司发生人事变动。王龙调任东风进出口公司董事长,东风进出口公司副总经理邱晓军暂时履行总经理岗位工作,而东风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马磊出任东风有限副总裁,并负责东风日产进出口公司。
7月,陈涛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研发总院副院长;周锋任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常委;东风奕派营销事业部总经理余飞在社交媒体宣布辞去相关职务。
此外,比亚迪、奇瑞、北汽集团等车企亦在这段时间发生了人事变动。其中,比亚迪于7月启动子品牌管理层轮岗。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与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李慧完成岗位对调。
此次高管轮岗发生于腾势与方程豹双品牌均取得突破性增长的关键时期,两位经验丰富的管理者互换阵地,既是比亚迪强化内部协同的战略举措,也为其豪华与个性化品牌矩阵注入新动能。
外资企业密集变阵
这场人事变动的浪潮不仅席卷国内车市,更蔓延至全球汽车产业链。从特斯拉、大众、法拉利等整车巨头,再到供应链企业采埃孚。密集的管理层更迭并非偶然,而是全球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深水区,直面战略焦虑、提速布局落地的必然选择。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及转型前沿阵地之一,成为了本次大众汽车集团与法拉利人事调整的重心。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的公告,自2025年7月1日起,齐泽凯将接替孟侠担任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及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负责管理该核心品牌的中国业务,孟侠将于同日起在汉诺威担任大众汽车商用车管理董事会主席。
大众汽车方面称,齐泽凯自2025年1月1日起已担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产品与战略负责人,并为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的产品规划等工作做出了关键性的贡献。在公司转型的决定性阶段,这一任命将最大程度确保“在中国,为中国”战略落实的连续性。
9月4日,法拉利官方宣布,任命杨跃思自2025年9月起担任大中华区总裁。杨跃思将全面负责法拉利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的所有运营事务。
图片来源:法拉利中国
据介绍,杨跃思于2014年加入法拉利,早期负责总部全球人力资源事务及合规体系建设,2020年起担任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总裁,期间还曾在美洲地区主导销售与市场营销工作,其任职背景覆盖法拉利欧洲、美洲、澳新三大核心市场,具备丰富的全球运营经验。
法拉利方面称,杨跃思的跨区域管理能力将助力品牌在大中华区推进下一步发展,这一任命的背后,是大中华区持续承压的销量表现。
在转型压力下,优化内部架构、强化区域协同成为另一大调整逻辑,雷诺与捷豹路虎的人事变动均凸显这一方向。
9月7日,法国雷诺集团宣布两项关键任命。任命前梅赛德斯-奔驰副总裁Katrin Adt为其平价汽车品牌达契亚的董事总经理。同时,现任雷诺品牌负责人Fabrice Cambolive担任集团新设立的首席增长官一职。
更早的7月,雷诺集团宣布,任命法国总部电驱动系统、电池、互联及软件部门副总裁Nicolas Paris,为雷诺韩国公司新任首席执行官(CEO)。根据公告,Nicolas Paris将于9月1日正式接任韩国公司CEO一职。现任雷诺韩国公司CEO的Stephane Deblaise将同日调任雷诺印度公司负责人。
图片来源:雷诺集团
8月4日,印度塔塔汽车公司宣布,捷豹路虎任命PB Balaji为首席执行官,以接替即将退休的Adrian Mardell,此任命将于今年11月份生效。
据公开资料显示,PB Balaji自2017年起担任塔塔汽车公司的首席财务官,而塔塔汽车公司是捷豹路虎的印度母公司,同时捷豹路虎也被视为塔塔汽车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PB Balaji出任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将加强塔塔汽车公司对捷豹路虎的掌控力。值得注意的是,捷豹路虎约占塔塔汽车公司总营收的三分之二。
而特斯拉的人事调整直指全球制造与运营效率的优化。7月2日,特斯拉宣布制造与运营体系重大变动:据知情人士透露,原制造和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Omead Afshar)被解雇,而从中国市场起步的朱晓彤将接管全球工厂的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亲自接管公司在欧洲和美国的销售业务。这一调整被认为是特斯拉在规模化扩张后,进一步精简管理层级、强化核心业务掌控力的举措,凸显对全球运营效率的极致追求。
除外资车企外,外资供应链企业在此期间亦进行了人事调整。9月11日,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埃孚宣布,集团监事会召开特别会议做出决定,经双方友好协商,终止与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柯皓哲博士(Dr. Holger Klein)现有的合同关系。
柯皓哲将于2025年9月30日离任采埃孚集团董事会。采埃孚集团董事会成员并主管电驱传动技术事业部的马蒂亚斯·米德莱希(Mathias Miedreich)被任命为集团新任董事长。
与此同时,采埃孚监事会也宣布与负责商用车解决方案、工业技术、物料管理、生产及印度区的董事会成员彼得·莱尔教授、博士(Prof. Dr. Peter Laier)协商后达成一致,决定终止其董事会成员职务,后者也将于9月底离职。据采埃孚透露,彼得·莱尔教授离职的原因是“对公司未来战略方向与集团存在不同看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