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汽车>>车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大盘缩量假阳星意欲何为 7月16日市场最强热点

股心:缩量震荡格局,情绪回暖能否延续?

皮球胖胖:空仓应对已经形成鬼市的市场

股海之虾:市场有惊无险,资金高低转换提速

医药与汽车零部件板块领涨 需券商点火组织攻势!

轻指数,重点挖掘科技股轮动! 双重增长!大机会!

常长亭:在股价低位区间中挖潜力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极氪正式“返巢”补高端,吉利挑战300万辆年销量目标有望?

    2025-07-16 18:54:02 来源:时代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陈梓庆
      

    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终于落地。

      

    7月15日晚,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股票代码:0175.HK)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氪科技”,股票代码:NYSE:ZK)正式签署合并协议,吉利汽车将收购其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极氪科技股东可选择以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作为对价。

      

    受此影响,吉利汽车股价今日(7月16日)一度升至18.76港元/股,报收18.26港元/股,较7月15日的18.24港元/股,涨0.11%。

      

    实际上,自《台州宣言》发布以来,吉利汽车持续加紧对旗下品牌的资源整合,先有今年2月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合并后成立极氪科技,后有今年5月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发布将极氪科技私有化的公告,由此,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还不足一年的极氪科技宣布退市。

      

    对此,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一个吉利行动”进展顺利,“本次合并为吉利汽车更美好的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这场合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钟师向时代财经表示:“如果吉利汽车阵营的每个品牌都单独运作的话,会导致集团资源分散,无法集中配置资源,这样下去必然会影响整个企业财务的健康发展。现在两者合并,可以整合、共享集团资源,包括研发资源共享,采购资源共享,海外资源共享等,从而提升吉利集团在国内外汽车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而北京中质华兴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专家顾问张翔认为:“吉利从多品牌共存到‘一个吉利’的战略变化,也反映了近几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

      

    急需降本

      

    极氪是吉利阵营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2021年4月,极氪发布首款车型极氪001。这款猎装新能源车,在当时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独树一帜,迅速成为销量榜前列的常客,多次单月交付超过1万辆。

      

    极氪001站稳脚跟后,极氪推出极氪001GT、极氪007、极氪7X、极氪X、极氪009等多款车型,覆盖SUV、MPV等多个细分市场。2024年5月,极氪还在纽交所实现上市。

      

        

      

    然而,极氪的火爆并没有持续太久。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多个玩家争相入局,包括小米SU7在内的车型开始对极氪带来冲击。

      

    今年6月,极氪品牌销量16702辆,同比下滑16.9%。今年上半年,极氪品牌累计销量90740辆,同比微增3.3%,仅完成全年销量目标32万辆的28%左右。

      

    面对市场压力,极氪不再单打独斗。今年2月,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正式合并,极氪科技也由此成立。

      

    按照时代财经根据车企公开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中,零跑汽车和理想汽车均取得20万辆以上的销量成绩单,占据第一、第二名。单极氪品牌而言,极氪上半年累计销量排名第7,但若算上领克品牌,极氪科技今年上半年累计销量近24.5万辆,夺得头筹。

      

    而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并表后的首份季度财报显示,今年一季度极氪科技净亏损7.63亿元,同比收窄超60%。

      

    与领克合并之后降本已经初见成效。据其财报披露,极氪科技一季度总营收220亿元。其中,整车销售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6.1%;一季度整车毛利率16.5%,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综合毛利率攀升至19.1%,创历史最高。

      

    对于上述财报表现,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两大品牌合并之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资本开支均同比和环比双降。

      

    有极氪品牌与领克品牌合并成功在前,吉利管理层对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的合并更加充满信心。李书福率先定调:“吉利控股集团去年发布《台州宣言》以来,‘一个吉利行动’进展顺利,本次合并为吉利汽车更美好的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则表示,此次吉利汽车和极氪科技的合并“将开创多赢局面”。

      

      

      

    “一个吉利”刻不容缓

      

    吉利阵营一直是汽车市场中“多生孩子好打架”的代表。目前,仅整车制造相关业务,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就有吉利汽车集团、极氪科技集团、莲花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极星集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等6个不同板块。

      

    实际上,早在2007年前后,吉利汽车就实施过多品牌并存的战略。彼时,全球鹰、英伦、帝豪三个子品牌统统同台竞技。然而,三个品牌均聚焦中、低端市场,导致自家车型“内斗”,而吉利汽车也迟迟未能在高端市场打开局面。

      

    为了扭转颓势,2014年,吉利将上述三个子品牌整合,并推出博越、博瑞等全新车型。整合品牌后,吉利汽车在2015年实现销量的同比增长,当年全年销量达51万辆,超过比亚迪。

      

    或许是11年前的成功经验,让当下的吉利汽车看到了“一个吉利”的可行性,尤其在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让旗下企业和品牌各自单打独斗已经不是最优解。

      

    2024年10月,吉利旗下几何品牌正式并入吉利银河,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今年3月,翼真品牌正式并入银河,成为吉利银河高端电动MPV系列,同时吉利银河正式升级为吉利银河品牌。

      

    “前几年大量新兴汽车品牌出现,吉利汽车为了市场声望自然也设立了多个品牌来应对。现在经过多轮洗牌后,汽车行业的门槛提高了,吉利汽车如果继续坚持多品牌战略,对各个品牌分而治之,企业的经营成本自然也会增加,不利于未来在市场长远立足。”张翔对时代财经表示。

      

    与此同时,站在吉利汽车的角度,极氪也确实到了该“回家”的时候。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6月,吉利汽车销量23.6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12.2万辆,新能源车型渗透率为51.8%。与之对比,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渗透率达75.4%。

      

    吉利银河品牌作为吉利汽车新能源核心载体,旗下热销的星愿、熊猫、银河星耀8、银河星舰7 EM-i等车型,其售价处在3万元~16万元区间,缺少销量领先的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而在7月11日开启预售的中型插混轿车银河A7,其预售价也仅为10.38万元起,远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型。

      

        

      

    作为高端品牌,极氪的回归无疑补齐了吉利汽车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空白,加上即将问世的豪华大型SUV车型9X,预计将形成覆盖5万元~50万元价位细分市场的产品布局。

      

    与此同时,吉利汽车还上调了今年的全年销量目标,由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要想完成销量目标自然离不开极氪科技的贡献。

      

    对于如何让“一个吉利”落到实处,吉利汽车方面指出,未来各品牌将通过围绕用户需求和清晰的品牌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并通过供应链与制造、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协同合作,进一步发挥规模化效应和体系化优势。

      

    开源证券研报认为,吉利汽车旗下多个品牌合并后,可强化平台化造车成本优势、显著改善经营效率、降低各品牌定位冲突,巩固吉利汽车行业第二的地位。

      

    “吉利汽车把旗下多个品牌整合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互用,比如共用零部件,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利润空间,从而让新车的价格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张翔补充道。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