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汽车>>车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下周大盘会向上突破吗?3月7日市场最强热点

大盘下周继续收阳!有色金属板块逆市走强

Manus概念股汇总!消息刺激周期的热点要注意时效

热点精选:AI智能体+创投概念+AI医药+证券板块

商业观察:值得关注的6G概念股(附股)

3月7日周五早间股市信息 三大消息,周五试探强阻力

消息刺激周期的热点注意时效 洗盘调整中找机会!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去年出口量突破640万辆!两会热议汽车出海:需行业合力推进

    2025-03-10 08:18:12 来源:时代周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赵昱
      

    从国内的大街小巷一路驰骋至世界各地,过去一年,中国汽车再创出口新纪录。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达到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继续位居世界第一;电动汽车出口量首次突破200万辆。全年汽车、汽车零配件累计出口金额分别达到1173.5亿、93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5%、6.6%。

      

    四年时间,我国汽车出口量从2020年的108万辆提升至近641万辆,实现了近五倍的增长。

      

    在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经济民生联盟监事委员会副主席胡剑江看来,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增长势头强劲,但也面临诸多挑战。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汽车企业出海时往往各自为战、缺乏必要协同,相关行业协会体系与德日等品牌汽车业强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同时,“我国车企在海外的发展时也面临严峻的汇率、资金回流等跨境经营风险。”

      

    今年以来,安徽、广东、贵州等地着力扩大整车或汽车零部件出口,通过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搭建产业协同平台、拓展海外销售渠道等手段,全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提及,要支持企业抢抓订单,扩大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产品出口,稳住欧美日韩市场,拓展东盟、中东、拉美、中亚等新兴市场,挖掘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等市场潜力。

      

    而作为中国汽车产品与技术出海的先锋,广汽集团、上汽集团、奇瑞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吉利集团等中国车企在技术出海与本地化运营方面不断深耕,逐步在全球市场打开新局面。

      

        

      

    新能源汽车加速出海,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

      

    在成为世界第一之前,我国汽车出口已经完成“三连跳”。据海关总署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总量首次突破200万辆,超越韩国跃居世界第三;2022年,该项数值同比进一步增长54.4%至311万辆,力压德国位居世界第二;2023年更是跨越500万辆门槛,达到522万辆,中国首次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2017-2022年,国内汽车出口量依托于欧洲市场的贡献,呈现逐步回升态势。2022年后,俄罗斯市场增长势头强劲,贡献了核心增量。2024年,中南美和美加地区的出口量呈现增长态势。

      

    根据其统计的数据,2024年全年,我国整车出口总量前十的国家分别为俄罗斯、墨西哥、阿联酋、比利时、沙特、巴西、英国、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土耳其。

      

    仅以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为口径计算,2024年,比利时、巴西、英国、泰国和菲律宾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前五,巴西、比利时、墨西哥、阿联酋、印度尼西亚位列出口增量前五。

      

    市场表现显示,在西欧和东南亚市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尤其是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持续成为出口亮点。

      

    崔东树预计,2025年我国总体汽车出口量或将增至700万辆,同比增速约为10%;受外部环境、地缘因素影响,纯电车型出口量预计同比持平,燃油车型出口量预计将提升9%,插混车型出口量预计增长70%,燃油车型仍为出口主力。

      

    从产品出海到生态出海,行业需协同助力

      

    随着产品出海进程加速,中国车企的产业生态也开始向海外延伸。

      

    2024年,比亚迪在泰国、乌兹别克斯坦建设的两座工厂先后实现投产。比亚迪泰国工厂从开工到投产历时仅16个月,主要用于生产海豚、海豹、元PLUS (ATTO3)以及宋PLUS DM-i(Sealion 6)车型,年产能约15万辆。据悉,该工厂生产的车辆不仅将投放到泰国本土,还将辐射周边东盟国家。

      

    同年7月,比亚迪宣布将在土耳其投资10亿美元建设一座年产能15万辆的工厂。该工厂计划于2026年底投产,预计将为当地带来5000个工作岗位。

      

    除比亚迪之外,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在泰国罗永府,奇瑞汽车在泰国、巴西,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泰国、马来西亚、厄瓜多尔等地都设有整车或零部件工厂。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娄勤俭就提到了奇瑞汽车的出海案例。他说,去年,中国汽车制造商奇瑞与西班牙埃布罗(EBRO)公司合资生产新型电动汽车。“这项合作成功结合了奇瑞的技术特长和埃布罗的品牌优势,在充分利用原有设施、投入相对较少的前提下,使埃布罗这一广受当地民众喜爱的品牌重现生机,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

      

    尽管产业发展势头正猛,但中国车企的出海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市场竞争格局、政策法规变动、供应链本地化和文化差异适应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汽车出海亟需行业的协同与政策的助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针对上述情况提出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为更有效地应对挑战,提升中国汽车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总体适应能力和竞争力,可推进海外政策、法规、气候、环境、路况、文化、习惯、风俗等基础共性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研究,构建统一的海外汽车市场基础共性数据库,供企业快速调用,以避免造成资源重复投入;同时,依托数据库拓展深度咨询服务,并向中国车企风险示警,帮助规避风险。

      

    针对海外市场标准不一、营销体系不完善这一困境,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通用五菱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姚佐平建议,产业要在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积极与海外相关机构共同探索发展模式,参与当地新能源标准制定,推动新能源汽车标准互认互通,构建全球化的营销体系。

      

    考虑到汽车产业出海需高效整合资源,解决车企与供应链协同问题,胡剑江建议,要完善汽车产业出海的行业协会体系,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并建立车企与供应链的协调机制,促进资源共享与降本增效。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