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汽车>>车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珍惜洗盘上车的机会光线传媒暴富机会可照瓢画葫芦

换一个大的视野审视行情周五早间市场信息

热点精选:新能源车+工程机械+云计算+农业板块

海西一狼:三大消息解读,小修正后再突破!

放量回落是否调整信号科技火热下的服务器

节后资金分歧初现 耐心等待时间窗口周期市场变化

如何解读大盘的冲高回落分歧加大 这次还能修复吗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本田日产官宣取消合并,600亿美元交易告吹

    2025-02-14 10:15:05 来源:盖世汽车网
      

    2月13日,本田汽车宣布,同意终止其于2024年12月23日与日产汽车和三菱汽车签署的关于考虑三方合作结构的谅解备忘录。这标志着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正式取消合并谈判。若该谈判顺利进行,理论上本可以创建价值约600亿美元且全球第四大(按销量计算)的汽车制造商。

      

        

      

    图片来源:本田汽车

      

    尽管通过一家控股公司将本田和日产两大品牌整合在一起的计划已告吹,但本田汽车、日产汽车与三菱汽车将继续保持战略伙伴关系,并在电池、自动驾驶、软件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内部研发方面展开合作。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框架是随着2024年8月1日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而建立的,并致力于努力创造新的价值,使每家企业价值最大化。

      

    自本田和日产可能合并的消息传出,已过去近三个月。一方希望通过扩大规模,在不断变化的全球汽车行业中与巨头竞争;另一方则在寻求财务救助。对于本田和日产而言,合并谈判失败的影响可能都至关重要,对日产来说尤其如此。饱受冲击的日产汽车如今不得不另寻出路,以挽救其薄弱的财务状况。

      

    在北美市场,由于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反弹,让日产汽车处于不利地位,而作为混合动力技术先驱的丰田汽车则获得了可喜的提振。日产错过了这个机会之窗,因为其老旧的产品阵容没有吸引人的混合动力车选择,电动汽车的竞争力也不明显。

      

    日产去年11月表示,2024上半财年(2024年4月至2024年9月),其净利润同比大降93.5%至192.23亿日元,同时将2024财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的净营业利润预期下调70%至1,500亿日元。据悉,日产正在实施一项扭亏为盈的计划,目标是在全球裁减9,000名员工,并削减20%的全球产能。

      

    相比之下,本田则更为乐观。本田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翻番至130万辆,而2023年(不包括中国市场)其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65万辆。本田高管Katsuto Hayashi去年12月表示:“我们预计本田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大部分增长将出现在北美市场。”

      

    且本田汽车在本财年第三财季(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业绩符合预期后,至少维持了本财年利润预期不变。本田汽车表示,其第三财季的营业利润为3,970亿日元(约合26亿美元),略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4,070亿日元,不过其在美国市场的增长抵消了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地区销售停滞的影响。本田汽车仍预计,其本财年(2024年4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的营业利润将达到1.42万亿日元。

      

    当日产和本田开启在一家控股公司旗下整合品牌的谈判时,本田坚持认为,日产必须先整顿好自身事务,才有可能继续交易。而知情人士透露,日产则认为,即便不关闭任何工厂,该公司也能修复摇摇欲坠的业务。据彭博社本月早些时候报道,本田提出收购日产并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的想法,遭到日产强烈反对。如今,日产正寻求新的合作伙伴,以获得生机。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本周早些时候表示,富士康对购买雷诺在日产36%的股份持开放态度,并补充道,该公司已经就潜在合作与日产和本田进行了接触。

      

    富士康的兴趣在去年年底就已显露,但在日产与本田达成一项潜在协议后,富士康暂时退出。随着日产本田出现分歧导致合并谈判陷入僵局,富士康的机会再次降临,使其有机会利用自身在电子领域的经验,成为电动汽车的代工厂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