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汽车>>车市动态>>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DeepSeek+农业种业+人形机器人+军工装备

沙漠雄鹰:Deep Seek概念将持续发酵

小修正后再上行突破!固态电池产业链全梳理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熟悉的味道不一样期待

短期均线趋于粘合,静待打破短线平衡

二月行情展望个股涨多跌少,形势不差

周四开始要做高低切换大盘高开低走为哪般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拒绝“兄弟”变“父子” 日产本田合并谈判中止

    2025-02-06 15:36: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已入驻财经号
      

      2月5日,据多方消息,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与日产的合并谈判正走向困局。

      

      不到两个月时间,这场曾被视为 “日本汽车业自救”的整合计划便面临困境,全球第三大车企的组建计划或也由此搁浅。

      

        

      

      2024年12月,本田与日产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启动合并谈判,计划通过共同出资成立控股公司,搭建双方合并后的发展平台。同时,日产的盟友三菱也被拉入这场整合运动中。数据显示,合并后,本田、日产、三菱的合计销量将达到800万辆水平,有望晋升为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

      

      分歧

      

      但谈判进程显然并不顺利。先是体量较小的三菱,担心地位受到影响、难以独立自主发展而退出谈判。如今,本田、日产也面临诸多分歧。

      

      本田、日产双方地位之间的结构分歧是首要因素。2024年,本田、日产全球销量虽都为300万辆+水平,但本田的市值约为日产的5倍。更重要的是,日产正处于困境,此前,日产汽车发布了一份暗淡的季报,且当季转盈为亏,净亏损93.4亿日元,较此前预期的净收益490.7亿日元巨幅下挫。之后,一位日产汽车高管甚至表示,“以目前的现金流水平,日产或许只能生存12—14个月。引入新的投资迫在眉睫。”

      

      由此,本田欲主导本次合并交易,并试图通过收购将日产变为其子公司,这一方案遭到日产强烈反对。身为日本第三大车企,日产仍希望保持独立发展地位,拒绝成为附庸。

      

      同时,日产的盈利表现也成为双方合并的绊脚石。本田社长三部敏宏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日产扭亏为盈是合并的‘绝对条件’,本田对于合并的态度并非拯救日产。”但以目前节奏来看,日产的扭亏为盈计划仅包括裁员、降薪等节流措施,且计划推进较为缓慢,难以达到本田的要求。

      

      此外,面对骤增的市场竞争以及产业变革的压力,有业内人士分析,在电动化大行其道的当下,本田与日产双方在技术层面都没有突出优势,互补性并不强。尤其在全球最大市场中国,双方同样面临困境。

      

      影响

      

      双方合并谈判无果,影响随即而来。

      

      资本市场反应最为直接,2月5日消息传出后,本田股价当即大涨,涨幅一度接近12%,当日最终收涨超8%。此前,市场对双方的合并存在多重担忧,其中之一便是日产的债务风险或将影响本田的财务表现。

      

        

      

      相反的,急需救命稻草的日产合作未果后,股价直线跳水,一度跌超7%。14时49分起,东京证交所为确认本田、日产停止合并的消息真伪,开始暂停日产汽车股票交易。

      

        

      

      从企业发展来看,本田在电动化转型上的探索脚步仍在提速。1月7日,索尼与本田合资公司索尼本田移动公司在2025 CES上推出全新电动车品牌AFEELA,并公布首款以该品牌销售的车型——AFEELA1。在中国,2024年,本田发布专为中国市场推出的全新电动品牌“烨”;同年,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的新能源工厂相继投产。

      

      相较之下,近况不佳的日产改革更加急迫。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伴随本田、日产合并消息放出的还有鸿海集团。据悉,鸿海集团欲通过收购雷诺所持有的部分日产股票,继而掌握日产的股权,以此进一步提升其在汽车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随着本田、日产合并谈判的破裂,鸿海集团或将成为拯救日产的新势力。

      

      宏观来看,日本打造汽车行业“国家冠军队”的设想或也将落空。早在2019年底,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日本相关部门政府官员已试图推动本田和日产进行合并谈判,以此形成日本汽车的“第二极”,与丰田“双极并进”也更利于建立起良性竞争生态。(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跃)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